股票十大配资平台这是对战士最基本的敬意和怀念
文/快哉风(改写版)
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,交战双方都会尽力收集本国阵亡士兵的遗体,将他们安葬在公墓之中,并树立纪念碑以示尊重。这是对战士最基本的敬意和怀念。然而,在此之前,战争中的死者待遇却截然不同,远没有如今这般体面。
在古代战争时期,只有将军才可能享受到“马革裹尸”的荣耀,而普通士兵战死后,大多数尸体只能遗留在战场上,草率掩埋几乎成了奢望。正因如此,唐代诗人写下了那句令人心碎的名句:“可怜无定河边骨,犹是春闺梦里人。”足见士兵遗体无依无靠的悲凉境遇。
即便到了20世纪以前的战争中,死者依然多被当作废物般抛弃。最常见的处理方式是就地焚烧尸体,或者撒上石灰粉掩埋于万人坑中,以防止瘟疫的蔓延。偶尔会有人挖掘尸体并举行简单的葬礼,但这种情况极为罕见,绝大多数死者依旧无人问津。
展开剩余72%接下来,我们看看十九世纪战争结束后,满地尸体是如何被清理的。首先,战胜方的士兵成为了第一批“清道夫”,他们理所当然地将死去敌人的武器、衣物和贵重物品捡走,丝毫没有多余的感伤。毕竟战争的本质就是胜者对败者的掠夺。
紧接着,当地居民变成了第二批“清道夫”,他们像秃鹰一般收拾战场上残留的尸体和物资,甚至连尸体上的衣服也被抢夺一空。英国将军罗伯特·威尔逊曾这样描述1807年海尔斯堡战役后的惨状:“阵地和炮台之间,遍布赤裸的尸体,他们的衣服在夜里被剥光,那画面令人作呕,却又无法移开目光。”
著名的1815年滑铁卢战役后,法军遗留了约两万具尸体。在“清道夫”们的掠夺和清理之后,这些尸体被焚烧,草草埋葬,许多甚至暴露在露天,任其腐烂。一个英国上尉在日记中记载道:“我们看到战场上堆满了法军士兵的尸体,人们用步枪带将尸体拖行,与战马尸骸堆叠成堆后纵火焚烧。地上散落着破碎的头盔、胸甲、鼓和制服碎片。”
清理战场尸体是一件极其耗时的工作。滑铁卢战役结束十天后,焚烧尸体的柴火仍在熊熊燃烧,数十名工人捂着鼻子,用叉子翻动火堆和残骨,艰难地完成清理任务。
令人震惊的是,滑铁卢战役的尸体竟衍生出商业用途。
其一是假牙贸易。战后,欧洲市场突然充斥着大量从死者嘴中取出的牙齿。这些“牙齿猎人”手持钳子,专门撬取战场上阵亡士兵的牙齿,售卖给制假牙商人。因其来源于相对健康的年轻士兵,这类假牙被称为“滑铁卢牙”,一度极为畅销。
其二是肥料制造。在拿破仑战争中,保守估计阵亡士兵超过一百万,尸骨散布在战场各处。一些眼光敏锐的商人发现了骨头的经济价值。在比利时滑铁卢战场附近,一家制糖厂暗中建厂,获准挖掘战场上的骨骸,将其制成骨炭。骨炭是一种天然碳,被用作制糖过程中的脱色过滤剂,使原糖变成白糖。民间因此流传出“滑铁卢的尸体变成了糖”的说法。
英国企业也不甘落后,开始收集欧洲大陆的骨头,将其研磨成肥料颗粒。在当时的英国报纸上,有详细报道:“据估计,去年从欧洲大陆进口至赫尔港的人类及动物骨头超过一百万蒲式耳(1蒲式耳约等于8加仑)。这些骨头来自莱比锡、奥斯特里茨和滑铁卢附近,被约克郡的工厂磨成颗粒,销往最大的农产品市场,供应农民使用。人类骨骼能极大提升肥料效果。令人震惊的是,许多约克郡农民的土地肥料很大程度上依赖这些死去士兵的骨头。”
这样,曾为国家浴血奋战的士兵们,即便身死,也以另一种方式“继续”滋养着人间土地。
发布于:天津市炒股选配资,手机炒股配资软件,怎么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
- 上一篇:股票配资学主要通过食物、饮用水、日常生活接触等途径传播
- 下一篇:没有了